怒与恕

无缘无故的怒来自于哪里?真的是没有原因吗?然而,怒往往来自内心的一种强 烈的不满,而这种不满产生的原因是内心的期待与外界给予我们的不相称,也就 是内心的期待高于现实的满足。似乎这种情感不仅仅我们人才有,有些动物也会 有这种情感,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当然,我桌上那盆常年绿是不会有这种情感的。 因为,它不会对外界有所要求或期待,它不会因外面给予它的阳光和水分不充足 而怒。但人会,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先前埋藏在心中的期待像一把刀,平时 不表现出来,一旦有某件事的发生没有达到他预期的要求,他就会怒。即使你跟 他说怒有多么地对人体有害,也无济于事;即使他是个名人,他也时常有怒的感 觉。

对生活环境的不满,怒;对孩子没达到自己要求的标准,怒;对国家政府官员因 贪污而没达到自己对官员要求的廉政,怒;到外旅游,因时常下雨,怒;对新买 的衣服颜色没达到自己的要求,怒;交通堵塞影响了一天正常的上班时间,怒。 这些怒,最早源于不开心,然后往往容易积累,变成怒,程度还不一样,有的深 有的浅。

上了年纪的人往往不太容易动怒,因为他知道事情总归是在变化着的,哪有会完 全符合我们内心期待的哪样呢。当然,他有时会对下一代的行为标准的异样感到 难受,不能接收,这时会怒。相反,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容易动怒,从青少年走 过来,我们对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对社会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实往往 很难以满足我们日益膨胀的要求标准。所以,怒从中来。不过从情感上来说,怒 的产生不是由于外界的现实远低于我们的期待,而是我们对事情结果的执著,或 是说我们对现实的不接收,从而产生情绪上的不满足。但人为什么会这么容易执 著于一件已经成为现实的事呢?这真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宗教里把这种感情 称之为业。对业的执著是痛苦的根源,所以,要放弃这种业,我们才能获得解脱。

与怒相对应的一个词叫恕。别看他们长得很像,但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情感表现。 《说文》里给恕的解释是“恕,仁也”,这种仁,我个人的理解是接受,宽容。我 们常常容易怒,而忘记恕。当然,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是由于怒。因为怒的产生 是不满足,拒绝接受事实,怨恨;这在《说文》里有相应的解释,说“怒,恚也。 恚(hui),恨也。”;而恰恰相反,恕,是要接收事实,容纳,无论现实的结果是 好的还是坏的,都应宽恕接纳。

最大的恕应该是对自己的恕,接收当下的自己,无论好与坏,美与丑。而对事物 的宽恕也是源于自己内心对自己的宽恕。因为不拒绝,所以自然的接受,这就是 对自己的恕。注意,这里的自然很重要。有时候,人会产生这样的情感,在难过 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说“好吧,我就是这样的”。其实它不是真正的恕,它也有怒 的成分,只是有些伪装罢了。被迫的接受它不是恕,就像高压下的服从一样,你 只是表面的接受了,但内心仍然感到不满。所以,仁,这个字就显得重要,对于 执政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因为高压的政治只是压抑了群众内心的不满足,而不是 释放。真正的恕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的臣服,或者说是接受。

Published: February 06 2012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