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过程中的地震式掘墓

在我的印象中,阅读带给我的是快乐、愉悦及点滴的生活反思和深刻的人生感动, 但这次,阅读让我直面人生的自我反问,对以往既定模式的彻底否定,是对自己 的无情而残酷的打击。用一个比较好理解的方式来描述就是,以前的阅读是不痛 不痒的进步,而这次是地震式地,因为它彻底否定了我以往那狭隘的人生观和单 一的认识论,可以说是对自我的一次彻底掘墓,它彻底埋葬了以往的自己。

我想,这是一次完全成功的阅读。真正的阅读应该充满痛苦和反思的过程,至少 它激怒了以往的自我,与以往的看法彻底否定。也许,许多人不接受这样的阅读,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接受不了。但当我读完最后一页再回过头,我发现自己的心灵 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洗礼,虽然残酷,但许多时候我不得不承认这种残酷,而正因 为这残酷,也让我彻底地反思和怀疑。当然这是一次神奇的冒险,如果没有充足 的勇气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这让我深深地认识到一个人真正的进步,真正的认识 自己往往是残酷的,而且让我越来越体会到现实中这样好的书太少太少了。我相 信,大多数人都喜欢读那种自己喜欢的文字,那种固定的风格,及平和且温柔的 语气,读这样的书丝毫激发不起我们对生命的那种原始的冲动,只会让我们的心 平静下来。难怪鲁迅说,读中国的古书让人平静。但换个角度审视,从个人阅读 的价值来说,也就是从另一个极端来说,这种书充其量是浪费我们的青春岁月, 这样的书符合我们的口味,是对人唱赞歌,自然听起来让我们飘飘然,但你不觉 得这很像古代大臣向皇帝唱赞歌吗?

那种“唱赞歌”式的书在我们身边已经太多太多,以至于我们忘记了生命本身的痛 苦,直观地说这就是一种逃避心理,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看多了这种书的直接 后果就是麻木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需要过多这样的书,听惯了好的话的我们, 有时,我们应该多听听那些批判的语言,这样我们才不至于那样愚昧无知,这样 才能让我们学会反思。

近来读刘晓波的《选择的批判》和《形而上学的迷雾》(在江大图书馆好不容易找 到刘写的这两本书,1989年版)。这样的书,它就像一把匕首直入我的内心,让 我直面那带血的人生,让我直面坦荡的自己和残酷的人生。这样的书才是我人生 真正缺少的精神食粮。这两本书给我的启示不仅是心灵上的震撼,更让我颤抖的 是,它给我信仰的大厦掘出了一个口子,让这个大厦无情地倒了下去了。就像在 尼采面前上帝死了那样痛苦,但又是那样真实。面对此,我感到过难过,感到过 恐惧,感到过迷惘,感到彻底的失望和悲剧情节,但打击背后的是我自身的成长, 这种精神的成长是任何时候都没有过的,可以说它埋葬了以前的那个自己,重新 树立起了一个新的自我。虽然过程充满着不安,但结果是自己的不断进步。难道 我们生命的每次彻底的本质的飞越不是这般撕心裂肺的煎熬嘛?

强调“个体主体性”而不是“整体主体性”,这是我从《选择的批判》这本书中学到 的最大的启示,个体是社会的个体,社会是抽象的社会,个体才是实在的个体。 从这点出发,我们才能获得最大的作为人的自由,而没有自由就没有一切。它似 乎在告诉我:生命的意义在于当我们而对必然的死亡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我 的局限,而自我最大化的实现就是生命追求的终极意义,不过这是永恒的二律冲 突。生命价值的判断不在于生命本身的长度,而在于是否最大化实现了自我,是 否达到了自我在这个世界的特立独行。我们不能说只活了二十五岁的海子的人生 价值比百岁老人少,而事实恰恰相反。这就给我发难了,个体怎样做为一个特立 独行的人的存在而实现自我的价值?这就是选择的问题,选择什么不重要,关键 是选择本身,也就是说你是否能做出你独立于他人的选择,能否最终达到自我的 最大实现。

在《形而上学的迷雾》里,我遇到了这样的困惑:人类能找到一种终极不变的真 理吗?能认识到宇宙的终极目标吗?事物的本源是什么呢?是物质还是意识,是 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当人类为这样的问题苦苦争论了二千年以后, 那些伟大的哲学家,那些天才们,他们穷尽了自己的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 要问世界的本源,这似乎又回来了我们曾经熟悉的那个问题:到底是先有鸡还是 先有蛋呢?

近代哲学和科学给我们的启示是,存在一种永恒的真理,就像牛顿力学那样经典, 不可否定。但,难道真的有这种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永恒真理吗?然而现代哲 学发出的叹息是,这个问题无解,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无法 穷尽这个终极的问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对牛顿力学的无情打击,爱因斯坦 曾说过:这世界的不可理解,就是因为人们总认为它是可以理解的(见404页)。 也就是任何所谓的“真理”都不是终极的真理,都得受人本身的局限性。难怪在尼 采那里上帝死了,这难道不是给人以无情的打击吗?当然,用人自身的有限去穷 尽宇宙的无限这本身就做不到。这让我们不得不去正视自身,去怀疑一切!

这样的书是很有深度的,我以上的理解只是一种自我的肤浅理解,许多哲学理论 我不甚入门,我只是好奇罢了,对于喜欢文学和哲学的人来说,这样的书无疑就 是福音。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无情的打击,但我始终觉得这样的书最大 意义不在于它给了我们的结论(结论本身可能是错的),而是开启了我们思考的 闸门,那像洪水般的思潮不断地向我们涌来。

注:本文写于2010年10月31日 归类:思想

Published: October 31 2010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